引言:古代的中国人是很少有喝牛奶习惯的,不能说没有,但起码是没有形成全社会的一种饮食习惯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知识的普及,以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喝牛奶。
目前中国人在喝牛奶方面存在两类人群,一类是从小就习惯喝牛奶,另一类是半路喝牛奶。从小习惯喝牛奶的人群占比不多,半路喝牛奶的人,目前应该是占比最大的,他们主要是受一些食育教育的影响。
关于喝牛奶的各种适宜不适宜,在网络上一直说法众多,对许多人的喝奶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比如大量半路开喝牛奶的人,他们喝牛奶是一种“尝新”,因此,他们会额外关注喝牛奶的感受,这种感受不仅包括口感,还包括喝完之后的身体感受,同时他们也愿意去关注牛奶的各种是是非非。
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们身边会出现两种现象,一个叫“生物接纳性”,另一个叫“乳糖不耐受”。生物接纳性,是一种生物尤其是哺乳动物都有的一种生理倾向,就是当我们对一种味道熟悉时,我们愿意并且非常自然的接受由这种食材制成的食物。而如果我们对某种食材从小没有接触过,或在日常饮食中少见这种食材,那么,当我们开始接触它时会产生本能的生理抵抗,这种抵抗就是我说的“生物接纳性差”,就像很多小孩小时候因为家长不吃香菜或不吃姜,长大之后,这些孩子有很大的几率会不吃姜和香菜。当然,这种接纳性是可改变的,可以随着食物中这种食材的不断出现而逐渐接受,也可以因为知识观念的改变而变得可以接受。
另外一种叫乳糖不耐受。乳糖不耐受是因人体肠道中缺乏一种分解乳糖的酶,我们称之为“乳糖酶”。对于从小喝奶的孩子来说,乳糖酶缺乏的概率很低;而对于半路喝奶的人来说,乳糖酶缺乏的概率就很大。因此,很多半路开始喝奶的人发现自己喝完奶之后有不舒服的现象,于是,开始找各种理由,有的人说牛奶是寒的,有的人说牛奶不适合中国人,有的人说牛奶有毒等等,这都是对健康知识了解太少的原因。乳糖不耐受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。对于很多乳糖不耐受的人来说,只要坚持摄入奶制品,哪怕刚开始量很少,慢慢的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就会得到改善,仅有少部分的人确实无法改变。
喝奶,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,豆浆虽然也含有,但其含量很低,营养密度低,无法满足人体的需求。尤其是中国人,我们的饮食习惯中对钙的摄入量缺乏严重,所以喝牛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。